AvaTrade社会纵横
AvaTrade社会纵横

万亿资金涌向地产,18家房企进入“白名单”

时间:2025-07-04 20:32:09来源:AvaTrade爱华外汇代理

核心提示:截至11月25日 ,出行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 、工商银行 、农业银行 、ava爱华外汇官网邮储银行等六大行 ,合计为18家房企授信16550亿,动作之密 ,力度空前。

文/乐居财经 林振兴 曾树佳

接连几天,不少房企主管人忙得团团转 ,签约签到手软  。例如,万科23日与交行、中行 、农行达成方针协作 ,24日与工行、建行 、邮储银行达成方针协作 。

万亿资金涌向地产,18家房企进入“白名单”

另一边  ,银行也罕见在官网官微发稿 ,供给给房企意向性授信金额 ,似乎在积极表态 :我在努力借钱给开发商,拥护房地产卫生推动。

据乐居财经汇总 ,截至11月25日,出行银行、中国银行 、建设银行、工商银行 、农业银行 、邮储银行等六大行,合计为18家房企授信16550亿元,动作之密,力度空前 。

出手最阔绰的当属工行,直接撒币6550亿元;而最大宠儿则是万科,获得了6大行超30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 。更有银行主管人对资讯放话 ,后续还将开展第二批全国性房地产公司协作签约工作 。

之所以 ,银行救市的步伐来得如此之坚决而迅速 ,是因为“史诗级救市”的金融16条也正式出台了。其中第一条就是蓝莓外汇代理——平稳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,并重申:持续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对国有、爱华外汇平台民营等各类房地产公司一视同仁。

仿佛一夜之间,苦盼甘霖的房地产等来了一场大雨  。而“一视同仁”这四个字 ,也让不少于水火煎熬之中的房企似乎看到了希望  。

但仍有人质疑这是一场“表演性救市”,因为受益的民营房企还是优等生,主要集中在万科 、龙湖、碧桂园 、美的置业、合生创展 、滨江等几家 。

而暴雷房企就没那么幸运,像恒大、华夏幸福、蓝光 、泰禾 、佳兆业等则没有出现在此次授信名单队列中。“就好比下雨了,这对田地中在旱季中存活下来的庄稼来说 ,是好事。已经旱死的庄稼,就没你什么事了 。”业内人员调侃道。

再者 ,那些获得银行授信的房企 ,并不意味就拿到了真金白银 。授信如同盲盒 ,里面装的是什么都是未知数 。所以看似钱来了 ,地产老板可以松口气,但在将来的答卷里,AVA爱华外汇开户或许他们每一个人都不轻松。

毕竟房企靠的是销售回款、融资“两条腿”走路,即使万亿放水,能减轻目前的现金流难题,但假如楼市连续低迷 ,房企回款内生动力不足,再多的流程都白搭。

银行开闸万亿救市

连续三天,国有大行出现了排队给房企“发钱”的盛况 ,且额度巨大。

先是11月23日,出行银行为美的置业和万科分别给了200亿和1000亿的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 ,其用途包括开发贷款 、个人房产按揭贷款、并购贷款、保函、供应链融资 、债券理财等。

同日 ,中国银行与万科 、龙湖、碧桂园签署了《方针协作协议》 ,并向这三家房企分别供给1000亿、600亿、600亿的意向性授信额度 。

中国农业银行也不甘落后,23日下午立马与万科  、中海推动 、华润置地、龙湖 、金地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方针协作协议签约仪式。但该行对比“内敛”,并未披露具体的授信金额 。

紧接着次日,银行还在连续向房企慷慨“发钱”。11月24日 ,“宇宙第一行”中国工商银行出手阔绰,其与万科 、金地 、绿城 、龙湖 、碧桂园 、美的置业 、金辉等12家全国性房企 ,以总对总方法签订方针协作协议,供给意向性融资总额达6550亿元 。

晚间,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别与万科、龙湖、绿城 、碧桂园、美的置业签署整体方针协作协议  ,供给意向性融资总额2800亿元 。其中,碧桂园获邮储银行500亿元综合授信拥护,加上工行 、中行  ,它获得总授信额度超1500亿元。

此外,建设银行邀请88家房地产和房产租赁公司 ,召开了房地产市场形势展望暨房产租赁基金交流会。它的授信对象涵盖面更广 。与8家房企签署了协作协议 ,包括央企中交建 ,地方国企首开、越秀  ,以及民企万科 、龙湖  、美的置业 、合生创展 、大华。

直至25日 ,中国银行仍在继续加码 ,表示本周与万科 、碧桂园、龙湖、中海 、华润置地、招商蛇口 、金地、绿城中国、滨江、美的置业等十家房企签署《方针协作协议》,供给意向性授信金额合计超6000亿元  。

这样算下来,银行对房企的信贷规模已达16550亿元规模。其中,“优等生”万科一如既往受欢迎 ,6大行均对它供给融资授信额度,合计授信额度高达3000亿  ,可谓拿钱拿到手软;其次是龙湖、美的置业获得5家银行授信 。

这波利好资讯很快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反馈,地产股又红彤彤了一片,11月24日收盘 ,碧桂园涨幅20.43% ,旭辉涨幅18.35% 、美的置业涨幅16.98% ,接着25日地产股和物业股也一路走高。

有意思的的,国有银行清一色将“橄榄枝”伸向国央企 ,以及相对优质的民营房企,它们的共性是均未“出险”  。

但这仅仅只是开展,业内人员预测,“11月下旬和12月份,其他一些房企也将获得更大的拥护  ,尤其是销售排名在TOP20-70的房企 ,更会积极和银行机构协作,以改良流动性难题。”

不仅是国有大型银行 ,12家股份制银行也开展动了起来,分别结合自身现状进行细化安排,做好受困房企风险处置。

根据银保监会有关部门主管人介绍,“银保监会要求股份制银行对国有 、民营房地产公司一视同仁 ,通过对存量贷款展期 、变更还款安排等方法予以积极拥护,坚决避免出现一致性抽贷 、断贷行为。鼓励各行优化内部授权 ,提高审批效率。”

这也让很多业内人员看到了希望 ,“因为很多民营房企其实就是死在突然的抽贷断贷上 ,此次监管层终于开展对症下药了 。”

并且 ,银保监会还表示,已有股份制银行向部分房企开展保函置换预售资金的业务 ,例如佳兆业 。据乐居财经悉,中信银行通过并购和信托模式,化解佳兆业有关存量出险项目。

之所以,银行开足马力为房企融资保驾护航 ,是因为“史诗级救市”的金融16条也在11月23日晚正式由央行 、银保监会披露 。

在这份《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拥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卫生推动工作的通报》(“金融16条”)中 ,第一条就是——平稳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 ,并重申 :持续“两个毫不动摇” ,对国有  、民营等各类房地产公司一视同仁。

此外 ,央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,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领域 ,其良性循环对财政卫生推动具有关键意义。

就连一向警惕地产泡沫的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,也转变态度 ,开展力挺地产,他表示,“我国仍然处于都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 ,全社会固定资产理财具有很大的上升潜能。”

数据呈现 ,1-10月 ,银领域累计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.64万亿元,累计发放按揭贷款4.84万亿元,为平稳房地产市场供给了有力的金融拥护。

并非“一碗水端平”

新的资料中 ,一句“对国有、民营等各类房地产公司一视同仁”的表述 ,似乎在传达着前所未有的信号 ,让一众民企地产人,精神为之一振 。

因为国资阵营与民企阵营,向来犹如两个世界,在融资便利度 、融资成本上 ,均有着较大的差异。领域风调雨顺时尚且如此 ,“雨天”的时候 ,金融机构“收伞”,更凸显两者融资体量与成本的落差。

房企的融资种类一般涵盖银行贷款 、票据、公司债 、资产证券化等。其中 ,银行贷款对于房企来说尤为关键,无论身处哪个阵营 ,很多地产商的银行贷款体量 ,都超过总有息负债的一半水平 。

但调控期内,民企从银行借来的钱普遍有所下降,该项融资处于净流出情形。

比如,金科股份去年年末的银行贷款存量为419.39亿元,今年中期便降为351.66亿元 ,降幅为16.15%;荣盛推动去年还有296亿银行贷款 ,半年后也下降了17%至245.7亿 。此外 ,阳光城、泰禾等也有类似的状况 。

一位民营房企的财务主管人对乐居财经表示 :“公司的开发贷都多少年没新增了 ,一旦有具体项目逾期 ,就不太可能做新增。”换言之,出险房企更容易被银行“断供”。而近日的中梁,不但没能等来银行的源头活水,反而还遭遇银行的清盘呈请。

相反 ,中交地产截至今年中期的银行贷款,相较于去年年底提高了21.71%至280.96亿,招商蛇口该项数值也提升了7.62%至1263.51亿 。这在一定程度上 ,说明在过去的半年内 ,银行拥护国央企的力度  ,明显要大于民企。

中交地产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425.4万元 ,同比下降47.87%,尽管业绩仍不理想,但它的融资依旧顺畅 。由此可见 ,国资的背书,可谓是价值连城。

除了能获得融资增量之外,国央企的银行融资利率 ,也比民企低了不少。A股房企中,有披露银行贷款单项利率的并不多,乐居财经翻阅了7家样本房企发现 ,金融街 、中交地产、招商蛇口的银行贷款利率 ,最低为1.6% ,最高也仅为7.05% 。

而金科股份、阳光城 、泰禾 、荣盛推动等的银行贷款利率,最低为3.3% ,最高却达到10%以上,为荣盛推动的11.07%。

不过 ,银行向来有自己的风险判断 ,在稳健的国资 ,与经营不确定性较大的民企之间做出选择,无可厚非 。将来 ,国央企的融资优势,还将继续存在 ,而且不只是银行贷款 ,其他融资方法也是如此 。

因此,回过头看 ,“金融16条”中提及的国企、民企一视同仁,并不是说两种不同性质的公司能享有同等的融资体量与成本 ,而是要矫正之前银行过度的风险偏好,避免继续一刀切地忽略民企的融资需求 。

据汇总,此次银行授信开闸,已有超过18家房企受惠。18家房企均为百强房企,其中8家为民企 ,10家为国央企,较为平衡,更体现了此次“一视同仁”的基调。

前期合计4000亿的保交付法规资金,更多拥护在项目层面,与此不同的是 ,近期第二支箭、商业银行的万亿资金拥护,则更加聚焦于公司层面  ,表明供给端法规已向“既保项目 、更保主体”转变 。

授信容易放款难

去年至今  ,在违约、暴雷如潮的地产圈内 ,银行等金融机构都绷着敏感的神经,这才有了广发银行宜兴支行申请诉前财产保全,请求冻结宜兴市恒誉置业 、恒大地产存款约1.3亿元或查封 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。

法院认为 ,广发银行宜兴支行以现状突发 ,不马上申请保全 ,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为由 ,向该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符合法律条例 ,便通过了这项申请  。此事轰动了地产圈  。

不止广发银行  ,过去一年多以来,很多银行都翻脸不认人 ,与开发商撕破脸 ,将其告上法院 。而“控地产”也成为银行新的方向 ,各家均在不同程度降低房地产投入 。因为谁也不想总是过着“讨债”的日子,为计提损失、坏账而提心吊胆  。

但现在银行的态度在转变 。先是3月 ,招商银行 ,兴业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出行银行 、广发银行、平安银行相继向地产“开闸放水”,积极回应监管层鼓励商业银行拥护房地产收并购的号召  ,方法除了供给并购贷,还有发行并购债券等 。

再到11月,六大行合计将为房企授信16550亿元,动作之密,力度空前 。而此次银行万亿“大放水” ,相较于2008年的“四万亿” ,此波仍以防范金融性风险为主 。

虽然“金融16条”特别重申对国有 、民营等各类房地产公司一视同仁。但是,业内人员表示 ,融资授信在房企间泾渭分明,很多房企甚至都没有“参赛”资格 ,因为银行投放贷款时 ,需要抵押物以及保证金。

但很多暴雷房企活到现在 ,能抵押的早就抵押了,已经没有资产做增信了;就算能拿出手的抵押物也是残次品,而且现在抵押物价值缩水严峻 。一位出险房企内部人员透露,“银行开闸与我们并没有多大关系 ,放宽融资的还是那几家优质房企,我们目前重心仍以保交付为主”

换言之,“金融16条”的初衷是与房企融资及化解债务风险及保交楼有关 ,防范金融风险扩散,而非拯救暴雷房企。就好比下雨了,这对田地中在旱季中存活下来的庄稼来说 ,是好事。已经旱死的庄稼,就没你什么事了。

另一边,哪怕有开发商领到银举措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授信 ,但并不等于直接融资 ,它只是初步评估可以借的额度。

以往,不少房企总部每年会与银行总部协定一个总授信额度,但实际贷款投放多少,就要看房企的实力和银行落实的现状 ,毕竟各家银行的风控标准和容忍度都不一样 。

“有一家前二十开发商对外号称自己都有近千亿授信 ,但最后还是暴雷了。可见授信容易  ,但并不意味能真正拿到钱。”业内人员表示。

如果真能有部分信用贷款落地 ,甚至能做前融来拿地,不仅可以减轻房企现金流,还能激活土地市场 。但现在有种拆盲盒的感觉。“你并不确切知道你的盲盒里装的是什么。所以 ,看到钱来了  ,也许可以松口气,但在将来的答卷里 ,我们并不轻松 。”在一些地产人看来。

眼下 ,万亿融资风向的到来  ,确实能减轻房企的偿债负担,这促使了地产股市、债市有了“久旱逢甘露”的狂欢。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场狂欢有待商榷  。

因为房企靠的是销售回款 、融资“两条腿”走路,即使万亿放水 ,能减轻目前的现金流难题 ,但假如楼市连续低迷 ,房企回款内生动力不足 ,再多的流程都白搭 ,而寒冬仍将连续 。

更多内容请点击【知识】专栏